(倚天)梨園錦繡 - 第 82 章

五月初六清晨,少林寺鐘聲铛铛響起,群雄又集在廣場之中。那達摩院的老僧這次更不向空智請示,便即站了出來,朗聲說道:“衆位英雄請了。昨日比武較量,峨嵋派掌門周姑娘藝冠群雄,便請掌門周姑娘至山後破關,提取金毛獅王謝遜。老僧領路。”說着當先便行。

峨嵋派八名女尼大弟子跟随其後,接着便是周芷若與峨嵋群弟子。衆英雄更在後面,齊向後山走去。

衆人上得山峰,只見三位高僧仍是盤膝坐在松樹之下。那達摩院老僧道:“金毛獅王囚于三株蒼松間的地牢中,看守地牢的是敝派三位長老。周姑娘武功天下無雙,只須勝了敝派這三位長老,便可破牢取人。我們大夥兒再瞻仰周姑娘的身手。”

周芷若道:“三位高僧既是少林派長老,自是武學深湛。要本座以一敵三,非但不公,抑且不敬。”

那達摩院老僧道:“周姑娘要添一二人相助,亦無不可。”

周芷若道:“本座承天下英雄相讓,僥幸奪魁,所仗者不過是先師滅絕師太秘傳的本派武功,若是以三敵三,縱然得勝,也未能顯得先師當年教導本座的一番苦心;但如以一敵三,又是對主人不恭。這樣罷,我叫一個昨日傷在本座手下、傷勢尚未痊可的小子聯手。這小子當年曾被先師三掌擊得口吐鮮血,天下皆知。如此便不損先師威名。張無忌,你出來罷。”

卻見張無忌臉有喜色,走上前去,長揖到地,說道:“多謝宋夫人昨日手下留情,饒了小子性命。”他身為明教一教之主,被人小子長小子短的呼來喝去,卻絲毫不惱怒,想必是之前已于周芷若商定了事情,只待周芷若邀他相助。

周芷若道:“你昨日重傷嘔血,此刻我也不要你真的幫手,只不過作個樣子而已。”

張無忌道:“是。一切遵命而行,不敢有違。”

周芷若取出軟鞭,右手一抖,鞭子登時卷成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圈子,好看已極,左手翻處,青光閃動,露出了一柄短刀。群雄昨日已見識了她軟鞭的威力,不意她左手尚能同時用刀,一長一短,一柔一剛,那是兩般截然相異的兵刃。群雄驚佩之下,精神都為之一振。

渡厄道:“張教主今日又來賜教了。”張無忌道:“尚祈三位大師見諒。”渡厄道:“好說,好說!這位峨嵋派掌門,說道是昨日藝勝天下群雄,難道她武功還能在張教主之上嗎?”

張無忌道:“正是。晚輩昨日在周掌門手下重傷嘔血。”渡難道:“這就奇了。”三個老僧長鞭緩緩抖了出來。

正在此時,忽聽得峰腰裏傳來輕輕數響琴簫和鳴之聲。只聽得瑤琴铮铮铮連響三下,四名白衣少女翩然上峰,手中各抱一具短琴,跟着簫聲抑揚,四名黑衣少女手執長簫,走上峰來。黑白相間,八名少女分占八個方位,琴簫齊奏,音韻柔雅。一個身披淡黃輕紗的美女在樂聲中緩步上峰。

這少女是誰,在場諸人仿佛誰也未曾見過,就連武當派中閱歷最多的俞蓮舟也搖頭稱不知,丐幫的女童幫主史紅石一見那女子,便奔将過去撲在她懷裏,叫道:“楊姊姊,楊姊姊!咱們的長老和龍頭,都給人害了!”說着手指周芷若,道:“是她峨嵋派和少林派下的毒手。”那黃衣女子點頭道:“我都知道了。哼!九陰白骨爪未必便是天下最強的武功。”

她上峰來時如此聲勢,人又美貌飄逸,人人的目光都在瞧她,這兩句話更是清清楚楚的送到了各人耳中。群雄一凜之下,年紀較長的都想:“峨嵋派這路爪法,難道便是百年前馳名江湖的陰毒武功九陰白骨爪麽?”他們曾聽過九陰白骨爪的名字,但知這門武功陰毒過甚,久已失傳,誰也沒有見過。

黃衫女子攜着史紅石的手,走入丐幫人叢,便在一塊山石上坐了。

張無忌內功高強,與三僧之中任一人相比,也是遠遠強于那人,只是三僧合起力來,他卻是有所不及。周芷若先是與張無忌合力攻三僧,可時間一久,她內力遠遠不及,張無忌接過三僧的掌力,叫道:“芷若,快将義父抱了出去。”

周芷若躍進圈子,到了謝遜身畔。謝遜喝道:“呸,賤人……”周芷若一伸手便點了他的啞穴,叱道:“姓謝的,我好意救你,何以出口傷人?你罪行滔天,命懸我手,難道我便殺你不得麽?”說着舉起右手,五指成爪,便往謝遜天靈蓋上抓了下去。

周芷若手爪舉在半空,卻不下擊,斜眼冷睨張無忌,冷笑道:“張無忌,那日濠州城中,你在婚禮中舍我而去,可曾料到有今日之事麽?”

驀地裏黃影閃動,一人飛身過來,跟着斜身而前,五指伸張,往周芷若頭頂插落,所使手法,與靜迦殺斃丐幫長老的全然相同。周芷若五根手指與謝遜頂門相距雖然不過尺許,但敵人身法實在太快,只得翻手上托,擋開了這一招。

黃衫女子和周芷若鬥得正緊。黃衫女子一雙空手,周芷若右手鞭,左手刀,卻兀自落于下風。黃衫女子的武功似乎與周芷若乃是一路,飄忽靈動,變幻無方,但舉手擡足之間卻是正而不邪,如說周芷若形似鬼魅,那黃衫女子便是态拟神仙。

渡厄說道:“善哉,善哉!張教主,你雖勝不得我三人,我三人也勝不得你。謝居士,你請自便罷!”說着上前解開了謝遜身上穴道,說道:“謝居士,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我佛門戶廣大,世間無不可渡之人。你我在這山峰上共處多日,那也是有緣。”

謝遜站起身來,說道:“我佛慈悲,多蒙三位大師指點明路,謝遜感激不盡。”

只聽那黃衫女子一聲清叱,左手翻處,已奪下周芷若手中長鞭,跟着手肘撞中了她胸口穴道,右手箕張,五指虛懸在她頭頂,說道:“你要不要也嘗嘗‘九陰白骨爪’的滋味?”

周芷若動彈不得,閉目待死。

謝遜雙目雖然不能見物,但于周遭一切情景卻聽得十分明白,上前一揖,說道:“姑娘救我父子二人性命,深感大德。這位周姑娘若不悔悟,多行不義,終有遭報之日。求懇姑娘今日暫且饒她。”

黃衫女子道:“金毛獅王悔改得好快啊。”身形一晃,便即退開。

張無忌攜了謝遜之手,正要并肩走開。謝遜忽道:“且慢!”指着少林僧衆中的一名老僧叫道:“成昆!你站出來,當着天下衆英雄之前,将諸般前因後果分說明白。”

成昆眼見事已敗露,長身大喝:“少林僧衆聽着:魔教擾亂佛地,藐視本派,衆僧一齊動手,格殺勿論。”他手下黨羽紛紛答應,抽出兵刃便要上前動手。

空智只因師兄空聞方丈受本寺叛徒的挾制,忍氣已久,此刻聽圓真發令與明教動手,這一場混戰下來,本寺僧衆不知将受到多大的損傷,權衡輕重,終究阖寺僧衆的性命事大,當下喝道:“空聞方丈已落入這叛徒圓真手中,衆弟子先擒此叛徒,再救方丈。”

霎時之間,峰頂上亂成一團。

謝遜與成昆混戰良久,才終于結束,成昆盲了雙目,武功散盡,變成廢人,謝遜自廢功夫,兩敗俱傷。

謝遜朗聲道:“我謝遜作惡多端,原沒想能活到今日,天下英雄中,有哪一位的親人師友曾為謝某所害,便請來取了謝某的性命去,無忌,你不得阻止,更不得事後報複,免增你義父罪業。”張無忌含淚答應。

先後有些人為了昔日被謝遜所殺的親友向謝遜報仇,有的吐他一口唾沫,有的打他一拳兩掌,峨嵋的女尼靜照也走了出來說要為夫複仇,一口唾沫向謝遜額頭吐去,中間夾雜着一顆棗核鋼釘。

錦儀奇道:“我記得靜照師姐當年是以處子之身出家,不知何時出來的丈夫。”

其他人卻是聽得明白,靜照此舉是有人指示,目的只是為了殺人滅口而已。

驀地裏黃影一閃,那黃衫女子陡地搶前,衣袖拂動,将棗核釘卷在袖中,揭穿了靜照的所作所為。黃衫女子道:“謝大俠忏悔前罪,若有人為報父兄師友大仇,縱然将他千刀萬剮,謝大俠均所甘受,旁人原也不能幹預。但若有人心懷叵測,意圖混水摸魚,殺人滅口,那可人人管得。”

靜照道:“我和謝遜無怨無仇,何必要殺人滅……”底下這“口”字尚未說出,鬥然間知道說錯了話,急忙停住,臉色慘白,不禁向周芷若望了一眼。

黃衫女子道:“不錯,你跟謝大俠無怨無仇,何故要殺人滅口?哼,峨嵋派靜字輩十二女尼之中,靜玄、靜虛、靜空、靜慧、靜迦、靜照,均是閨女出家,何來丈夫?”

靜照一言不發,掉頭便走。

黃衫女子喝道:“這麽容易便走了?”搶上兩步,伸掌往她肩頭抓去。靜照斜身卸肩,避開了她這一抓。黃衫女子右手食指戳向她腰間,跟着飛腳踢中了她腿上環跳穴。靜照哼了一聲,摔倒在地。黃衫女子冷笑道:“周姑娘,這殺人滅口之計好毒啊。”

周芷若冷冷的道:“靜照師姊向謝遜報仇,說甚麽殺人滅口?”左手一揮,說道:“這兒無數名門正派的弟子,不明邪正之別,甘願跟旁門妖魔混在一起。峨嵋派可犯不着趕這淌混水,咱們走罷。”峨嵋派人衆一聲答應,都站了起來。兩名女弟子去扶過靜照,那黃衫女子卻也不加阻攔。周芷若率領同門,下峰去了。

張無忌走到那黃衫女子跟前,長揖說道:“承姊姊多番援手,大德不敢言謝。只盼示知芳名,以便張無忌日夕心中感懷。”

黃衫女子微微一笑,說道:“終南山後,活死人墓,神雕俠侶,絕跡江湖。”說着斂衽為禮,手一招,帶了身穿黑衫白衫的八名少女,飄然而去。

“活死人墓,”錦儀恍然道:“怪不得失傳已久的九陰白骨爪能在她手中看到,這女子竟然是神雕俠的後人。”

張無忌追上一步,道:“姊姊請留步。”那黃衫女子竟不理會,自行下峰去了。

丐幫的小幫主史紅石叫道:“楊姊姊,楊姊姊!”

只聽得峰腰間傳來那女子的聲音道:“丐幫大事,請張教主盡力周旋相助。”張無忌朗聲道:“無忌遵命。”那女子道:“多謝了!”

這“多謝了”三字遙遙送來,相距已遠,仍是清晰異常。

空智走到成昆身前,喝道:“圓真,快吩咐放開方丈。老方丈若有三長兩短,你的罪業可就更大了。”成昆苦笑道:“事已至此,大家同歸于盡。此刻我便要放空聞和尚,也已來不及了。你又不是瞎子,這時還瞧不見火焰嗎?”

空智一呆,回頭向峰下瞧去,果見寺中黑煙和火舌冒起,驚道:“達摩堂失火!快,快去救火。”群僧一陣大亂,紛紛便要奔下山去。忽見達摩堂四周一條條白龍般的水柱齊向火焰中灌落,霎時間便将火頭壓了下去。

空智合掌念佛,道:“阿彌陀佛,少林古剎免了一場浩劫。”

方丈空聞身在成昆黨羽之手,原難幸免,明教洪水旗與厚土旗出其不意,卻是将空聞救了下來。

空聞與空智商議了幾句,傳下法旨,将成昆手下黨羽盡數拘禁于後殿待命。成昆在少林寺日久,結納的徒黨着實不少,但魁首受制,方丈出險,衆黨羽眼看大勢已去,當下誰也不敢抗拒,在羅漢堂首座率領僧衆押送之下,垂頭喪氣的下峰。

謝遜大仇已報,自然是不肯随了張無忌去了,在三位高僧的點化之下遁入空門。

空聞說道:“衆英雄光臨敝寺,說來慚愧,敝寺忽生內變,多有得罪,招待極是不周。衆英雄散處四方,今日一會,未知何時重得相聚,且請寺中坐地。”

當下群雄下峰入寺,少林寺中開出素餐接待。衆僧侶做起法事,替會中不幸喪命的英雄超度。群雄逐一祭吊致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