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彭和尚分別之後,錦儀沒有回到山上,而是随着心情四處走走,山川秀美,中原的好景致數不勝數,身處其中令人心曠神怡。
唐時的陶淵明有一篇著作名為《桃花源記》,講述的是晉時一位捕魚人的奇特遭遇,他在捕魚時,誤打誤撞地發現了一片桃花源。在他發現的桃花源中,沒有争鬥,沒有戰事,與外界截然不同。桃花源的故事固然令人向往,但從古至今,從沒有人能尋到這樣的一片桃源。
正是在亂世之中,桃花源才顯得格外可貴。
錦儀不知道在如今的亂世之中是否有着桃花源的存在,即便是武學大派一如少林武當,仍然要受到世俗的約束,即便對元廷十分不滿,在有些方面卻也難以自主,更不用說在這片大陸之上的芸芸衆生了。
元廷暴虐,對此不滿的人不在少數,即便是平民百姓,也大多不滿已久,只是迫于淫威,敢怒而不敢言,如果将不滿表現出來,便有可能招致禍事。周子旺起義之時,支持他們的平民百姓數目便不小,只是兵力相差太大,元軍剿滅他們太過迅速。假以時日,必定有一支起義軍隊脫穎而出,攻下元廷,為天下造福。
不知道師姐妹們下山都會做些什麽,錦儀想着想着有些疑惑。師姐妹們大多都喜歡下山,可能山上條件太過清苦,還要清晨便起床上早課。峨嵋派從滅絕師太往下有将近半數的弟子為出家人,所以山上都是素齋,雖然滅絕師太不限制俗家弟子們吃肉,但山上一應條件俱無,想要吃肉只有下山才可。
錦儀從小不說錦衣玉食,也算得上嬌生慣養,山珍海味享用過不少,衣飾一類不說最精,比起那些達官貴族也不差多少。她父親對他這個老來女可以說得上是千嬌萬寵。剛剛上山之時,因為山上與山下的巨大差異,錦儀非常難以适應峨嵋派的環境。滅絕師太嚴厲刻板,她只有悄悄對與她來到峨嵋派的時間相若的師姐訴苦,師姐也只能安慰她,其他的是束手無策,也不難看出她對錦儀從小到大生活環境的欣羨之意。
八歲以前的貝錦儀,萬千寵愛于一身,是父母掌心中的寶貝,想要什麽均會有中年得女的父母為她取得,也造成了她知事很晚,任性嬌縱的特點。
又是什麽時候,當年的那個貝錦儀變成了現在這個行事謹慎,八面玲珑的貝錦儀呢?錦儀不禁有些恍惚,雖然不過是十年之前的事情,但現在感覺卻仿若是隔了一整個朝代那樣的遙遠。
她憶起了剛上山沒多久之後的自己,峨嵋派的弟子在剛上山的時候,均是外門弟子,由師姐統一傳授武功,一個月之後再由滅絕師太來檢查,如果發現誰的資質比較優秀,根骨良好,便會将那人收為內門弟子,但是被掌門滅絕師太收為弟子,還是由滅絕師太的幾個大弟子收為弟子,就是看個人的造化了。
峨嵋派中與其他門派不同,其他門派中的男弟子均多于女弟子,像是少林與武當這種門派連女弟子都沒有,而峨嵋派女弟子卻是占了多數,并且在門派中的地位也高于男弟子。男弟子在派中都是外門弟子,峨嵋派中的雜務大多都由這些男弟子來承擔,那些男弟子也沒有絲毫的怨言——這些男弟子都是資質不算上佳的,畢竟如果能夠拜入其他門派,他們不會棄那些門派而就峨嵋派。峨嵋派的武功是由郭襄郭女俠創立的,這些武功更适合女子來修習,以輕靈飄逸為主,男子習得峨嵋派的武功不免會顯得沉重笨拙,雖然也是一門上佳的武學,但較之其他門派還是差上一些。
剛剛拜入門派的錦儀與其他的弟子并沒什麽區別,她只在跟随父親上山的時候見過峨嵋派掌門人滅絕師太一面,然後便被帶了下去,跟随師姐習武。
她那時嬌生慣養,于武學沒有絲毫基礎,與那些被家裏送上來,幹慣了苦活的農家小女孩和亂世中流離的孤苦女孩不同,她吃不得苦,連武學最基礎的紮馬步都覺得是一種折磨。其他人能一動不動地待上幾個時辰,她不到一刻鐘便雙股戰戰,落汗如雨,最後姿勢十分不雅觀地一屁股坐在了地上。
當時的她沒覺得這是什麽大不了的事情,被父親送上峨眉山對她來說新奇大于其他的,要耗費這麽多的心神來習武,甚至受這麽多的苦是在她意料之外的,她心裏想着的是在之後見到父親的時候,向他訴苦,撒嬌讓父親将她接下山。師姐惋惜無奈的眼神在她看來根本不算是什麽,她眼裏看見的是峨嵋派那寡淡無味的飯食,粗布制成的被褥與衣裳,以及那些與自己來自不同環境的師姐妹們。
一個月之後,滅絕師太的審核如期而至,而習武絲毫不用功的錦儀自然沒能通過。滅絕師太看着她舞得絲毫不成樣子的峨眉劍法暗暗搖頭,坐在她身後的幾位大弟子也是同樣的反應,有些較為刻薄的臉上甚至露出譏笑。雖然錦儀對這結果不慎重視,但這笑容也深深刺痛了她,好在她還知道這是什麽場合,雖然心中不忿,面上卻沒顯出來。在聽到滅絕師太淡淡的兩句評價之後,她便向面前的幾人施了一禮,毫不猶豫地轉過身走了出去。
審核的結果錦儀自然是沒能通過,與她同時拜入門中的那幾人,通過的也是少數,與她們同時參與審核的,還有外門中的另外一些弟子,這些弟子是拜入門中還沒有超出一年的,派中的規定是拜入派中一年之內的弟子可以反複參與審核,只是在第一次沒能通過的話,之後再想通過就很難,因此再參與的只是少數,畢竟誰也不想自取其辱。
外門中的男弟子有許多,錦儀上山之前除了父親之外,只見過寥寥幾個異性,在山上見到外門的那些男弟子之後,她很是好奇,在與那些男弟子相遇的時候,會用餘光偷偷地看那些男弟子幾眼,不過她生性有些腼腆,只是偷偷看看,要她主動上前去說話卻是不可能的。
外門弟子的武功是由滅絕師太的大弟子靜玄傳授的,她入門較早,掌握的武功數量很多,為人也比較親和,無論是在內門還是在外門都有很好的人際關系。
靜玄教授她們武功很是用心,有的外門弟子學起武功來也很是用心,有些和錦儀情況相似,認為進內門是不重要的事情或者天賦太差,索性放棄了。
錦儀無可無不可地習着武,這期間卻是和外門的一個男弟子有了接觸,那個男弟子與她年齡相仿,名為陸則,兩人關系很好,時常一起練武。
錦儀與他關系好的原因很簡單,陸則對她的态度很溫柔,讓她想起了上山之前對她疼愛有加的父母,再看他自然便沒了陌生感,兩個人又年齡相仿,很容易便玩到了一起去。
上山兩個月之後,錦儀在師姐口中知曉了外門弟子可以在知會過大師姐的情況下下山,她聽了很是欣喜,這樣的話她便可以回家了。
峨嵋派對內門弟子與外門弟子的要求差異很大,內門弟子都是資質好練功刻苦的,外門弟子資質普遍差上許多。內門弟子之間的競争很是激烈,內門弟子習武都很是刻苦,以博取師父的青眼,多傳授幾門武功。外門弟子武功與得了掌門親傳的內門弟子差上許多,只是在外能有個峨嵋派弟子的名聲,比較好聽。
錦儀聽說能下山之後,便意動了,在山上待了兩月有餘,她早就想念父母與自己家裏那間大宅子了,沒怎麽考慮,她便向大師姐靜玄禀報,她想要下山回家去看一看。
靜玄沒怎麽猶豫便答應了她的話,錦儀年紀太小,靜玄便找了一個同時也要下山的外門弟子與她一道。
這一程,是扭轉她命運的開始。